結締組織外痔可通過溫水坐浴、藥物外敷、硬化劑注射、膠圈套扎、手術切除等方式治療。結締組織外痔通常由長期便秘、妊娠腹壓增高、久坐久站、肛周感染、靜脈回流障礙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40℃左右溫水坐浴10-15分鐘,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肛門水腫。配合提肛運動可增強盆底肌力量,減少痔核脫垂。避免使用肥皂或刺激性清潔劑。
局部涂抹復方角菜酸酯乳膏、氫化可的松軟膏、利多卡因凝膠等藥物減輕炎癥和疼痛。中藥制劑如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具有收斂消腫作用。用藥前需清潔肛周皮膚。
適用于體積較小的痔核,將5%苯酚杏仁油或奎寧尿素溶液注射至痔核基底部,使血管纖維化萎縮。需由專業醫師操作,避免注射過深導致組織壞死。
通過器械將特制膠圈套扎在痔核根部,阻斷血供使痔核缺血脫落。術后可能出現短暫肛門墜脹感,需保持大便通暢。禁用于凝血功能障礙患者。
對于反復脫出、血栓形成或保守治療無效者,可采用痔切除術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手術可能與局部解剖變異、慢性炎癥刺激有關,常伴隨便血、肛門瘙癢等癥狀。
日常需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火龍果、芹菜,每日飲水量不低于1500ml。避免久坐超過2小時,建議每小時進行5分鐘提肛運動。術后患者應選擇寬松棉質內褲,便后使用醫用棉片輕柔擦拭,定期復查傷口愈合情況。急性發作期可冰敷緩解疼痛,但需避免直接接觸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