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勃起不堅有一定效果,但需結合個體情況辨證施治。勃起不堅在中醫屬“陽痿”范疇,多與腎虛、肝郁、濕熱等因素相關,通過中藥調理、針灸等可改善氣血運行和臟腑功能。
一、腎陽虛型:
表現為勃起無力、腰膝酸軟、畏寒肢冷。中醫常用右歸丸、金匱腎氣丸等溫補腎陽,配合艾灸關元、命門等穴位。日常需避免熬夜、過度勞累,可食用羊肉、韭菜等溫補食物。
二、肝郁氣滯型:
多見于情緒焦慮者,伴脅肋脹痛、胸悶嘆息。柴胡疏肝散加減可疏肝解郁,針刺太沖、期門等穴位調節氣機。建議保持情緒舒暢,適當練習八段錦、太極拳等舒緩運動。
三、濕熱下注型:
癥見陰囊潮濕、口苦尿黃,龍膽瀉肝湯可清熱利濕,配合陰陵泉、三陰交等穴位針灸。飲食需忌辛辣油膩,推薦赤小豆、冬瓜等利濕食材。
中醫治療需堅持3個月以上療程,期間禁煙酒、規律作息。輕度患者通過調理可顯著改善,嚴重器質性病變需中西醫結合治療。建議每日溫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避免久坐壓迫會陰部,適度進行深蹲、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量。若伴隨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需同步控制原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