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可通過心理評估、癥狀對照、軀體表現觀察、社會功能評估、專業診斷等方式確認,通常由遺傳因素、神經遞質失衡、應激事件、慢性疾病、人格特質等原因引起。
1、心理評估:
使用標準化量表如PHQ-9或SDS進行初步篩查,評估過去兩周內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等核心癥狀出現的頻率。得分超過臨界值需警惕,但量表結果不能替代臨床診斷。
2、癥狀對照:
持續兩周以上存在情緒低落、快感缺失、疲勞感等典型癥狀,或伴隨注意力下降、自責觀念、睡眠紊亂等附加癥狀。符合5項以上癥狀且包含1項核心癥狀需考慮抑郁癥可能。
3、軀體表現觀察:
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消化紊亂、心悸等軀體癥狀可能與抑郁癥有關。抑郁癥患者常出現晨重暮輕的節律變化,或伴隨明顯的食欲體重波動。
4、社會功能評估:
工作學習效率持續下降,人際交往意愿顯著減退,日常家務難以完成。社會功能損害程度是判斷抑郁癥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
5、專業診斷:
精神科醫生通過面診排除甲狀腺疾病、維生素缺乏等器質性問題,結合ICD-11診斷標準確認。可能需要腦電圖、血液檢查輔助鑒別雙相障礙或焦慮癥共病情況。
保持規律作息與每日30分鐘有氧運動有助于情緒調節,地中海飲食模式可補充Omega-3脂肪酸與B族維生素。出現自殺意念或社會功能嚴重受損需立即就醫,認知行為療法與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類藥物如舍曲林、氟西汀、艾司西酞普蘭是常用干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