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白帶呈褐色可能由宮頸黏液栓脫落、先兆臨產、陰道炎癥、胎盤異常或宮頸病變引起,需結合具體癥狀判斷。
1、宮頸黏液栓:
妊娠后期宮頸黏液栓脫落是常見生理現象。黏液栓在孕期封閉宮頸管,臨產前因宮頸軟化可能混合少量陳舊性血液排出,呈現褐色黏稠分泌物。通常無腹痛或宮縮,屬正常分娩前兆,無需特殊處理,但需觀察是否伴隨規律宮縮。
2、先兆臨產:
分娩前1-2周可能出現見紅現象,因宮頸毛細血管破裂導致白帶沾染血絲。多伴有不規律宮縮或下墜感,出血量少且顏色較淡。需與胎盤早剝鑒別,若出血持續增多或出現劇烈腹痛需立即就醫。
3、陰道感染:
念珠菌或細菌性陰道炎可能引起黏膜充血破損,導致褐色分泌物。常伴隨外陰瘙癢、異味或豆渣樣白帶。妊娠期激素變化易誘發感染,需通過白帶常規檢查確診,避免自行用藥影響胎兒。
4、胎盤異常:
胎盤前置或胎盤早剝可能導致陰道出血,血液氧化后混入白帶呈褐色。前者表現為無痛性反復出血,后者多伴持續性腹痛及胎動異常。兩者均屬產科急癥,需通過超聲檢查明確診斷。
5、宮頸病變:
孕期宮頸息肉或宮頸上皮內瘤變可能因血管脆弱引發出血。出血量少且無規律性,需通過婦科檢查排除惡性病變。妊娠期通常采取保守觀察,產后需進一步進行宮頸癌篩查。
孕晚期出現褐色分泌物需每日監測體溫、胎動及出血量變化,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選擇棉質透氣內褲。避免劇烈運動或性生活,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果蔬攝入以增強黏膜抵抗力。若分泌物持續3天以上、顏色加深或伴隨腹痛發熱,應立即進行胎心監護及產科檢查。建議記錄分泌物性狀變化時間點,就診時向醫生詳細描述伴隨癥狀,必要時完成血常規、凝血功能及B超等檢查評估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