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炎可以通過婦科檢查結合實驗室檢測明確診斷。醫生會通過窺陰器觀察宮頸外觀,并采集分泌物進行病原體檢測。
一、常規婦科檢查:
婦科醫生使用窺陰器檢查宮頸時,急性宮頸炎可見宮頸充血水腫、黏膜外翻,宮頸管有膿性分泌物附著;慢性宮頸炎多表現為宮頸糜爛樣改變、納氏囊腫或息肉。檢查過程中可能伴有接觸性出血,這是判斷炎癥程度的重要體征。
二、實驗室檢測項目:
白帶常規檢查可發現白細胞數量異常增多,提示存在炎癥反應。病原體檢測包括細菌性陰道病聯合測定、支原體培養、衣原體抗原檢測及淋球菌涂片,必要時需進行HPV病毒篩查。對于可疑病例,醫生可能建議進行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排除癌變風險。
三、特殊檢查手段:
陰道鏡檢查能放大觀察宮頸血管形態和上皮結構,配合醋酸試驗可清晰識別病變范圍。對于持續不愈的慢性宮頸炎或細胞學異常者,需在陰道鏡引導下進行宮頸活檢,通過病理學檢查明確是否存在宮頸上皮內瘤變等器質性病變。
日常需注意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避免頻繁使用陰道沖洗劑破壞菌群平衡。同房時建議使用避孕套減少交叉感染風險,月經期勤換衛生巾防止細菌滋生。適度運動有助于增強免疫力,飲食上可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攝入。出現異常陰道分泌物增多、同房后出血等癥狀時應及時就診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