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可通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藥物治療,通常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等因素有關,常表現為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
阿司匹林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風險,氯吡格雷阻斷ADP受體增強抗栓效果,替格瑞洛作為P2Y12受體拮抗劑起效更快。這類藥物需長期服用以預防再梗,用藥期間需監測出血傾向。
肝素與低分子肝素可抑制凝血酶原激活,利伐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藥直接阻斷Xa因子。適用于急性期血栓控制,使用期間需定期檢查凝血功能,避免與其他抗栓藥物聯用增加出血風險。
美托洛爾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比索洛爾改善心臟重構,卡維地洛兼具抗氧化作用。這類藥物能減輕心臟負荷,使用時需監測心率血壓,禁用于嚴重心動過緩或低血壓患者。
阿托伐他汀可穩定動脈斑塊,瑞舒伐他汀強效降脂,辛伐他汀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需長期服用使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注意監測肝功能與肌酸激酶水平。
雷米普利改善心肌重塑,培哚普利降低心室擴張風險,依那普利減輕心臟后負荷。用藥初期需監測腎功能,常見副作用包括干咳、血管性水腫等。
心肌梗塞患者需長期低鹽低脂飲食,每日鈉攝入控制在3g以內,增加深海魚、燕麥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康復期建議每周進行3-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強度以心率不超過最大心率的70%為宜。定期復查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片應急,睡眠時保持半臥位減輕心臟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