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狀血管瘤可就診于神經外科、介入放射科或皮膚科,具體科室選擇需根據病灶部位和癥狀決定。
顱內海綿狀血管瘤屬于神經外科診療范疇。當出現頭痛、癲癇發作或局灶性神經功能障礙時,需通過頭顱MRI增強掃描明確診斷。神經外科可評估手術指征,必要時行顯微外科切除術或立體定向放射治療。
適用于肝、脾等實質臟器的海綿狀血管瘤。經導管動脈栓塞術是主要治療手段,通過注入明膠海綿顆粒或聚乙烯醇微粒阻斷病灶血供。介入治療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
體表海綿狀血管瘤可首選皮膚科就診。直徑小于5mm的病灶可采用脈沖染料激光治療,較大病灶可選擇冷凍療法或硬化劑注射。皮膚鏡能有效鑒別血管瘤與其他皮膚病變。
四肢或軀干巨大海綿狀血管瘤伴功能障礙時,血管外科可實施病灶切除術。術前需進行血管造影評估,術中可能需聯合自體皮瓣移植修復創面。
嬰幼兒海綿狀血管瘤增長迅速者應盡早就診。普萘洛爾口服是兒童一線治療方案,對于激素治療無效的病例可考慮使用西羅莫司。定期超聲監測病灶變化至關重要。
日常需避免病灶部位外力撞擊,劇烈運動前建議咨詢??骑嬍匙⒁庋a充維生素K和鐵劑,適度進行游泳、瑜伽等低強度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每3-6個月復查超聲或MRI,觀察病灶變化情況,出現突然增大、破潰出血等癥狀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