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毛膜羊膜炎可通過抗生素治療、胎心監護、臥床休息、補液支持、終止妊娠等方式治療。絨毛膜羊膜炎通常由細菌感染、胎膜早破、宮頸機能不全、生殖道感染、羊膜腔穿刺等原因引起。
絨毛膜羊膜炎確診后需立即靜脈注射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藥物包括青霉素、頭孢曲松、克林霉素等。抗生素療程通常持續至分娩后24-48小時,嚴重感染需延長治療時間。治療期間需定期監測體溫、血常規及C反應蛋白指標。
持續電子胎心監護可評估胎兒宮內狀況,每小時監測胎心率變異性和宮縮情況。出現胎心減速或變異減少提示胎兒窘迫,需考慮緊急剖宮產。每日至少進行兩次胎心監護,每次持續20-40分鐘。
患者需采取左側臥位減少子宮對下腔靜脈壓迫,改善胎盤血流灌注。絕對臥床期間每2小時協助翻身預防壓瘡,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床頭抬高30度可降低宮腔內壓力,減少感染擴散風險。
每日靜脈補液量需達到2500-3000ml,維持尿量>30ml/h。電解質紊亂者需補充乳酸林格液,高熱患者給予物理降溫配合靜脈補液。嚴重貧血患者需輸注濃縮紅細胞糾正缺氧狀態。
孕周≥34周確診絨毛膜羊膜炎需立即終止妊娠,陰道分娩需縮短第二產程。孕周<34周者若出現敗血癥、胎兒窘迫或藥物治療無效,需行剖宮產術。術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繼續抗生素治療至感染指標正常。
治療期間建議攝入高蛋白食物如魚肉、雞蛋、豆漿,每日飲水2000ml以上,避免辛辣刺激飲食。恢復期可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禁止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定期產科隨訪監測宮縮及惡露情況,出現發熱或腹痛加劇需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