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上長了個疙瘩可能由毛囊炎、痤瘡、皮脂腺囊腫、過敏反應、癤腫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局部清潔、藥物治療、熱敷、避免擠壓、手術引流等方式處理。
1、毛囊炎:毛囊細菌感染導致紅腫疼痛的疙瘩,常見于清潔不當或刮擦后。保持患處干燥清潔,外用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避免用手抓撓。伴隨癥狀包括局部發熱、壓痛。
2、痤瘡:皮脂分泌過多堵塞毛孔形成粉刺或炎性丘疹。調整飲食減少油膩辛辣食物,外用維A酸乳膏或過氧苯甲酰凝膠,嚴重者可口服多西環素。可能與激素水平變化、壓力有關。
3、皮脂腺囊腫:皮脂腺導管阻塞形成的囊性腫物,觸之柔軟有彈性。囊腫較小可觀察,增大或感染需手術切除。避免自行刺破,繼發感染時表現為紅腫化膿。
4、過敏反應:接觸化妝品或塵螨等致敏原引發紅色丘疹伴瘙癢。立即停用可疑產品,口服氯雷他定,冷敷緩解癥狀。常見于過敏體質人群,通常24小時內消退。
5、癤腫: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深部毛囊炎,初期硬結后化膿。早期熱敷促進成熟,破潰后碘伏消毒,反復發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病。伴隨發熱需抗生素治療。
日常需注意溫和清潔面部,選擇無油配方的護膚品;避免熬夜及高糖飲食,增加維生素B族攝入;未明確診斷前勿自行使用激素藥膏。疙瘩持續增大、劇烈疼痛或伴隨發熱時,應及時至皮膚科就診排查腫瘤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