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感染巨細胞病毒可能導致胎兒發育異常、聽力損失、視力障礙、神經系統損傷及流產等危害。主要風險包括垂直傳播引發先天性感染、多系統器官受累、遠期后遺癥等。
1、胎兒發育異常:
巨細胞病毒通過胎盤感染可干擾胎兒細胞分裂,導致宮內生長受限。典型表現為頭圍偏小、體重低于同孕周標準,超聲檢查可能發現腦室擴大或腸管強回聲。妊娠早期感染致畸風險更高,可能合并小頭畸形或肝臟鈣化灶。
2、感音神經性耳聾:
約15%先天性感染患兒會出現進行性聽力下降,多為單側高頻聽力損失。病毒損傷耳蝸毛細胞及聽神經,部分患兒出生時聽力篩查正常,但在3歲前逐漸出現聽力障礙,需定期進行腦干聽覺誘發電位檢查。
3、視網膜脈絡膜炎:
病毒侵襲視網膜色素上皮層可引起眼底黃白色滲出病灶,急性期表現為畏光、眼球震顫。約20%患兒遺留視網膜瘢痕,嚴重者導致視神經萎縮。新生兒期需通過廣角眼底照相篩查,學齡期可能出現近視度數快速增長。
4、神經系統后遺癥:
包括腦室周圍鈣化、癲癇發作及運動障礙。病毒嗜神經特性可破壞少突膠質細胞,MRI常見腦白質病變或腦室周圍白質軟化。遠期可能表現為智力低下、語言發育遲緩或腦性癱瘓,需長期康復訓練。
5、妊娠不良結局:
原發感染孕婦有30-40%概率發生垂直傳播,其中10-15%出生時即出現癥狀。妊娠晚期感染可能導致胎膜早破、早產或死胎。血清IgM陽性孕婦需監測羊水病毒載量,超聲異常者建議進行臍帶血穿刺確診。
孕期應避免接觸幼兒分泌物,處理尿液或唾液后徹底洗手。確診感染者需每4周復查超聲觀察胎兒生長曲線,分娩后采集新生兒尿液進行病毒分離培養。母乳喂養前需檢測乳汁病毒載量,高載量者建議巴氏消毒后喂養。產后2年內定期評估嬰幼兒視力聽力及神經發育,發現異常及早介入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