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踝關節扭傷可通過制動休息、冷敷處理、加壓包扎、抬高患肢、藥物治療等方式治療。該損傷通常由運動損傷、行走不穩、穿鞋不當、韌帶松弛、外力撞擊等原因引起。
1、制動休息:立即停止活動并避免負重行走,使用支具或護踝固定關節2-3周。兒童骨骼韌帶未完全發育,過早活動易導致反復損傷,建議選擇硬質護具提供穩定支撐。
2、冷敷處理:損傷后48小時內每2小時冰敷15分鐘。低溫能收縮血管減輕腫脹,注意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凍傷,禁止熱敷以免加重內出血。
3、加壓包扎:使用彈性繃帶進行8字形纏繞,壓力需均勻適度。包扎過緊可能影響血液循環,需每日檢查足趾顏色和溫度,出現蒼白發紺需松解調整。
4、抬高患肢:平臥時將患肢墊高20厘米以上。利用重力促進靜脈回流,建議睡眠時用枕頭抬高足部,坐立時保持膝關節高于髖關節位置。
5、藥物治療:疼痛明顯時可短期使用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兒童適用藥物。伴隨韌帶撕裂需外敷氟比洛芬凝膠貼膏,禁止自行使用成人膏藥。
踝關節扭傷后兩周內應避免跑跳運動,恢復期可進行足趾抓毛巾、踝泵運動等康復訓練。日常選擇高幫運動鞋保護腳踝,補充牛奶、雞蛋、深綠色蔬菜促進韌帶修復。若腫脹持續超過72小時或無法站立需及時骨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