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產婦靜脈血栓栓塞VTE可通過風險評估、物理預防、藥物預防、活動指導和健康宣教等方式預防。VTE通常由妊娠期高凝狀態、血流動力學改變、既往血栓病史、剖宮產手術及長期臥床等因素引起。
1、風險評估:孕早期需進行Caprini或Wells評分篩查高危人群,重點評估年齡≥35歲、BMI≥30、多胎妊娠等危險因素。產前產后動態評估可結合D-二聚體檢測,對評分≥3分者啟動預防措施。
2、物理預防:低風險人群建議穿戴梯度加壓彈力襪15-20mmHg,每日穿戴時間≥8小時。中高風險者可配合間歇充氣加壓裝置,每天使用2次,每次30分鐘。剖宮產術后6小時開始足踝泵運動。
3、藥物預防:高風險產婦產后6-12小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常用那屈肝素、達肝素或依諾肝素。用藥周期根據風險等級持續7-42天,哺乳期首選不通過乳汁分泌的達肝素。抗凝治療期間需監測血小板計數。
4、活動指導:自然分娩后6小時內鼓勵床上翻身,24小時內下床活動。剖宮產術后指導深呼吸訓練,每日至少行走3次,每次5-10分鐘。避免久坐超過2小時,乘坐長途交通工具時每90分鐘活動下肢。
5、健康宣教:普及血栓預警癥狀如單側下肢腫脹、疼痛性紅斑等。指導產婦每日飲水1500-2000ml,攝入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魚、亞麻籽。哺乳期補充維生素K可降低抗凝治療出血風險。
孕產婦VTE預防需貫穿圍產期全程,產后6周內仍屬高風險期。建議每日進行凱格爾運動改善盆腔循環,選擇高纖維飲食預防便秘,側臥時避免壓迫股靜脈。出現突發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需立即就醫排查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