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耳疼痛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顳下頜關節紊亂、耳部外傷、神經性疼痛等因素引起。
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多因細菌或真菌感染導致,常見于游泳后耳道進水或頻繁掏耳。患者表現為耳道紅腫、灼熱感,觸碰耳廓時疼痛加劇。保持耳道干燥,避免使用棉簽清理,可局部涂抹氧氟沙星滴耳液緩解癥狀。
2、中耳炎:
中耳炎常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兒童發病率較高。耳內悶脹感、聽力下降伴隨陣發性刺痛是典型表現。急性期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若鼓室積液持續需行鼓膜穿刺術。
3、顳下頜關節紊亂:
長期單側咀嚼或磨牙可能導致關節盤移位,疼痛放射至耳周區域。張口時有彈響音,冷敷患處并練習下頜放松操可改善癥狀,嚴重者需佩戴咬合板矯正。
4、耳部外傷:
外力撞擊或氣壓驟變可能造成鼓膜穿孔,表現為劇烈疼痛伴耳鳴。避免用力擤鼻,多數小型穿孔可自愈,大面積損傷需行鼓膜修補術。
5、神經性疼痛:
三叉神經耳顳支受刺激時產生放電樣疼痛,常見于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初期。卡馬西平可抑制神經異常放電,配合維生素B12營養神經治療。
日常需避免噪音刺激,控制咖啡因攝入量不超過300mg/日,游泳時佩戴專用耳塞。出現持續48小時以上的搏動性疼痛或伴隨眩暈嘔吐,需立即耳鼻喉科就診。練習頸部米字操可改善耳周血液循環,每周3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有助于增強耳部抗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