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霉菌反復感染可通過保持外陰清潔干燥、穿透氣棉質內褲、避免濫用抗生素、局部使用克霉唑栓劑或制霉菌素片等方式治療,通常與激素水平變化、陰道菌群失衡、血糖控制不佳、免疫力下降、衛生習慣不良等因素有關。
1、激素變化:
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導致陰道上皮糖原含量增加,為霉菌繁殖創造條件。日常需用溫水清洗外陰,避免使用堿性洗液,選擇pH值4.0-4.5的弱酸性護理產品維持微環境平衡。
2、菌群失調:
陰道乳桿菌數量減少會破壞微生物屏障功能。可每日攝入200ml無糖酸奶補充益生菌,穿著純棉內褲并每日更換,高溫燙洗后在陽光下暴曬消毒。
3、血糖異常:
妊娠糖尿病孕婦陰道分泌物糖分含量增高。需要監測空腹血糖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時血糖低于6.7mmol/L,減少精制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4、免疫抑制:
孕期Th1型細胞免疫應答減弱可能與反復感染有關。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適當進行孕婦瑜伽或散步提升免疫力。
5、衛生管理:
如廁后擦拭方向錯誤、泳池或浴缸交叉感染可能誘發復發。建議采用從前向后清潔方式,避免盆浴,性生活前后雙方需清潔外生殖器。
規范治療下霉菌感染通常不影響順產,但破水時存在上行感染風險。分娩前需復查白帶常規,產程中嚴格消毒會陰部。日常飲食增加大蒜、蔓越莓等天然抗菌食物,每周3次30分鐘孕婦操改善血液循環,使用全棉透氣護墊并每2小時更換。若出現外陰紅腫、豆渣樣分泌物增多或排尿灼痛需及時就診,避免自行用藥影響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