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跑步可通過改善血液循環、增強盆底肌力、促進腸道蠕動、控制體重、減少久坐時間等方式緩解痔瘡癥狀。痔瘡通常由靜脈曲張、便秘、腹壓增高、久坐不動、飲食結構失衡等原因引起。
1、促進循環:跑步時下肢肌肉收縮可加速盆腔靜脈回流,減少肛門靜脈叢淤血。建議每周進行3-5次30分鐘中等強度跑步,配合提肛運動增強效果。避免穿緊身褲影響局部血液循環。
2、強化肌群:規律跑步能增強盆底肌肉和肛門括約肌張力,降低痔核脫垂風險。跑步時保持正確姿勢,避免弓背或屏氣用力。可結合凱格爾運動每日練習3組,每組15次收縮。
3、調節排便:有氧運動刺激腸道蠕動,縮短糞便在結腸停留時間。跑步前后適量補充水分,搭配高纖維飲食如燕麥、火龍果。晨跑后利用胃結腸反射規律如廁,避免如廁時久蹲用力。
4、控制體重:跑步消耗多余熱量,減少腹部脂肪堆積對盆腔的壓迫。BMI超標者建議采用慢跑與快走交替方式,配合飲食控制每日熱量攝入不超過1800大卡。注意運動后補充電解質。
5、行為干預:跑步替代久坐行為,建議每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辦公族可采用跑步機辦公桌,每日累計跑步時間達1小時。避免運動后立即久坐,可做5分鐘骨盆傾斜拉伸。
痔瘡患者跑步時需選擇透氣棉質運動服,運動后及時清潔肛周。飲食增加全谷物、奇亞籽等膳食纖維攝入,每日飲水2000ml以上。合并出血或血栓性痔瘡急性期應暫停跑步,優先進行溫水坐浴和醫生指導的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