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體囊腫可通過觀察隨訪、藥物干預、手術治療等方式處理,是否治療需根據囊腫性質決定。黃體囊腫通常由排卵后黃體未退化、激素水平異常、劇烈運動、盆腔炎癥、內分泌紊亂等原因引起。
多數黃體囊腫屬于生理性,與排卵后黃體持續存在有關。這類囊腫直徑通常小于5厘米,無破裂或扭轉風險時無需特殊治療,2-3個月經周期后多自行吸收。建議每3個月復查超聲監測變化,避免劇烈運動或腹部按壓。
反復出現的黃體囊腫可能與孕酮水平異常相關。口服短效避孕藥如屈螺酮炔雌醇、去氧孕烯炔雌醇可抑制排卵,減少囊腫形成。中藥桂枝茯苓膠囊也有助于調節卵巢功能,需連續使用3個月經周期。
持續增大的囊腫可能與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有關,通常表現為下腹墜痛、性交痛、月經紊亂等癥狀。需排查衣原體感染等病因,抗生素選擇多西環素、阿奇霉素,配合熱敷緩解疼痛。
囊腫破裂或蒂扭轉屬于婦科急癥,突發劇烈腹痛伴惡心嘔吐需立即就醫。腹腔鏡手術可進行囊腫剝除或患側卵巢切除,術中同時檢查對側卵巢情況,術后預防粘連可用透明質酸鈉凝膠。
絕經后女性新發黃體囊腫需警惕惡變可能。超聲顯示囊腫壁不規則增厚、血流豐富時,建議檢測腫瘤標志物CA125、HE4,必要時行腹腔鏡探查術或穿刺活檢明確性質。
日常需保持外陰清潔,月經期避免游泳盆浴。飲食增加深海魚、亞麻籽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減少反式脂肪攝入。適度進行瑜伽、快走等低強度運動,避免突然改變體位。出現持續腹痛、異常陰道流血或閉經超過60天時需婦科就診。定期婦科檢查與超聲監測對預防并發癥至關重要,未生育女性治療需優先考慮卵巢功能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