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種植牙與普通種植牙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手術創傷程度、恢復周期、適應癥范圍、操作技術及費用等方面。
微創種植牙采用精準數字化導板或動態導航技術,僅需微小切口植入種植體,避免翻瓣手術,軟組織損傷更小。普通種植牙需切開牙齦、翻起黏骨膜瓣暴露牙槽骨,創傷較大且可能伴隨術后腫脹。
微創種植因創傷小,術后3-5天即可基本恢復,骨結合期與傳統種植相似3-6個月。普通種植術后需7-10天拆線,軟組織愈合較慢,骨改建過程中可能出現臨時義齒不適。
微創種植適用于骨量充足且解剖結構標準的病例,對牙槽嵴寬度不足或鄰近神經管者需謹慎。普通種植可通過骨增量手術解決復雜骨缺損問題,適應癥更廣,如上頜竇提升病例。
微創種植依賴CBCT三維影像和計算機輔助設計,采用即刻負重或All-on-4技術。普通種植需依賴醫生經驗進行逐級備洞,傳統二級手術方案仍為金標準。
微創種植因需數字化設備支持,單顆價格較普通種植高20%-30%。普通種植基礎費用包含種植體、基臺和冠修復,但骨粉、膜材料等附加項目會增加支出。
術后護理均需保持口腔衛生,使用沖牙器和軟毛牙刷清潔,避免種植區咀嚼硬物。微創種植患者可更早恢復日常飲食,推薦攝入高蛋白食物如魚肉、豆腐促進愈合,普通種植患者術后兩周內需選擇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兩者均需戒煙限酒,定期進行種植體周維護檢查,必要時配合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菌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