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舉行的中國心律學論壇會前新聞發布會透露,相關專家將在明年初舉辦的論壇上討論2007年最新發布的心肌梗死定義。
據悉,該定義由世界上最重要的4個心血管學會--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心臟病學會、歐洲心臟病學會和世界心臟聯盟共同制定,并于2007年10月23日發布。以往臨床上通常需要以心電圖改變作為診斷心肌梗死的最終標準,但根據新定義,只要患者出現心肌梗死綜合征或急性冠脈綜合征,并同時伴有肌鈣蛋白升高,即使缺乏心電圖改變,也應診斷為心肌梗死。新的定義第一次將心肌梗死分成獨立的5種類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和冠脈搭橋術相關性心梗被列入分類。美國心臟病學會會員、亞利桑那大學的Alpert說,希望以后能在臨床試驗和醫院診療常規中使用不同分類描述心梗特征,他認為新的分類和診斷標準將最終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
北京大學附屬人民醫院教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會委員郭繼鴻說,很多以前被診斷為心絞痛的患者,根據新的定義將被診斷為心肌梗死。新定義雖然把心肌梗死與其他疾病的界線劃分得更為清晰,但可能造成患者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候任主任委員胡大一教授認為,新定義和新診斷標準可提高人們對心肌梗死的防范意識,使患者得到更加積極的處理,其積極意義是主要的。但是該新定義是否立即在中國醫學界推廣,尚需專家討論才能最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