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假第五天仍可能出現痛經,但疼痛程度通常較前幾天減輕。
痛經在月經周期中的表現因人而異。原發性痛經多由前列腺素分泌過多引起子宮收縮導致,這種疼痛常在月經前1-2天最劇烈,持續2-3天后逐漸緩解。繼發性痛經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癥等疾病相關,這類疼痛可能持續整個經期甚至延續至經后。
1、生理性痛經:
生理性痛經第五天的疼痛多為隱痛或下墜感,可嘗試熱敷下腹部促進血液循環。適量飲用姜茶、避免生冷食物有助于緩解癥狀。保持適度活動如散步能減輕盆腔充血,但需避免劇烈運動。
2、病理性痛經:
若第五天疼痛程度與初期相當或加重,需警惕盆腔器質性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可能出現經期延長伴持續性疼痛,子宮腺肌癥常表現為經量增多與痛經加劇。這兩種情況需通過婦科檢查、超聲等明確診斷。
日常應注意經期保暖,避免游泳、盆浴等可能引起感染的行為。飲食選擇溫補類食物如紅棗、桂圓,補充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可調節內分泌,長期堅持有氧運動如瑜伽、慢跑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環。疼痛持續不緩解或伴隨異常出血時建議盡早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