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度數過高確實存在失明風險,但需結合眼底病變程度綜合判斷。高度近視患者眼軸過度延長可能導致視網膜變薄、裂孔或脫離,這些病變是致盲的主因。
一、高度近視的眼底病變風險:
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患者,眼軸長度超過26毫米時,視網膜被拉伸變薄的風險顯著增加。視網膜周邊部可能出現格子樣變性、萎縮灶,這些病變可能發展為視網膜裂孔。玻璃體液化后牽拉視網膜時,可能引發視網膜脫離。黃斑區可能出現脈絡膜新生血管、出血或萎縮,這些病變會直接損害中心視力。
二、可干預的致盲因素:
視網膜脫離可通過眼底激光封閉裂孔預防,急性期48小時內手術復位成功率較高。黃斑新生血管可通過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注射控制,但需每1-2個月重復治療。后鞏膜加固術能延緩眼軸增長,適合每年增長超過100度的進展性近視。定期散瞳查眼底可發現85%以上的早期病變,建議每半年檢查一次。
高度近視者應避免劇烈碰撞、過重體力勞動等可能引發視網膜脫離的行為。日常需補充葉黃素、玉米黃質等視網膜營養素,使用防藍光眼鏡減輕光損傷。控制近距離用眼時間,每20分鐘遠眺20秒,室內光照保持300勒克斯以上。每年進行眼壓、視野、OCT等全面檢查,出現閃光感、飛蚊增多等癥狀需立即就診。合并糖尿病、高血壓時需嚴格控制原發病,這些疾病會加速眼底病變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