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痛不來月經可能是懷孕,也可能是內分泌失調、多囊卵巢綜合征、精神壓力或婦科炎癥引起。需結合早孕檢測和婦科檢查綜合判斷。
1、懷孕:
妊娠早期因胚胎著床和激素變化,可能出現下腹隱痛伴停經。可通過尿妊娠試驗或血HCG檢測確認,超聲檢查能排除宮外孕。若確認懷孕,腹痛持續加重需警惕先兆流產。
2、內分泌失調:
過度節食、肥胖或甲狀腺功能異常會導致激素紊亂,表現為月經延遲和腹脹。性激素六項檢查可明確病因,調整作息和營養攝入后,多數患者1-3個月經周期可恢復規律。
3、多囊卵巢:
雄激素過高會抑制排卵,引發月經稀發并伴隨下腹墜脹。B超顯示卵巢多囊樣改變,口服短效避孕藥或二甲雙胍可改善癥狀。該病需長期管理以防代謝綜合征。
4、精神因素:
長期焦慮或突然應激會通過下丘腦影響月經周期,腹痛多為腸道痙攣所致。正念訓練和心理咨詢可緩解癥狀,通常壓力解除后2周內月經來潮。
5、盆腔炎癥:
衣原體或淋球菌感染會導致輸卵管粘連,出現慢性腹痛和繼發閉經。婦科檢查可見宮頸舉痛,抗生素治療需足療程,延誤可能造成不孕。
建議記錄腹痛特點和周期變化,避免自行服用調經藥物。日常保持適度運動如瑜伽或快走,飲食增加亞麻籽、南瓜子等植物雌激素來源。若停經超過60天或疼痛加劇,需及時進行陰道超聲和腫瘤標志物篩查,排除子宮內膜病變等器質性疾病。經期前熱敷下腹可緩解生理性不適,但持續性疼痛伴發熱需警惕盆腔膿腫等急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