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藥性寒涼,具有清解里熱作用的藥物叫做清熱藥,也是兒科使用最多的中成藥。門診經常遇到小兒感冒、發熱、流鼻涕,早上起來嘴巴臭、大便干的寶寶在服用清熱類中成藥。常見的如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柴黃顆粒、清開靈顆粒等等。如何合理使用,家長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中病即止:
如果寶寶吃了清熱類中成藥后出現肚子疼,喜歡趴著睡覺,捂肚子,手腳不溫熱,大便稀不成形,大便在馬桶里水一沖就散開,其中夾雜著不消化食物,胃口明顯不如以前等等情況,就需要停止服用清熱類中成藥。兒童陽氣不足,慎用寒涼,防止損傷脾胃;有些家長擔心寶寶上火,在家長期磨羚羊角粉、喝涼茶都是不可取的。
2、貴在對證:
中醫治療疾病有效無效關鍵是對癥,即使是常見的發熱、咳嗽、腹瀉疾病,也是辨別疾病證型而治,分清表里、寒熱、虛實;不能單純、不加區別的使用某一中成藥,例如:治療小兒咳嗽,不分寒咳、熱咳、燥咳和痰濕咳嗽,盲目用藥者很多。干咳無痰時用具有清肺化痰的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因無痰需要清化,干咳就不能治愈。
3、勿重復給藥:
發熱:同時用小兒解表口服液、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柴黃顆粒、抗病毒口服液,二種或二種以上,屬于重復用藥。
咽痛:同時用金蓮清熱泡騰片、藍芩口服液、金玄利咽顆粒、金嗓開音丸、金嗓散結丸、蓮芝消炎分散片、小兒化毒膠囊、五福化毒片,二種或二種以上,屬于重復用藥。
咳嗽:同時用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咳喘寧口服液、安兒寧顆粒、清宣止咳顆粒、小兒寶泰康顆粒,二種或二種以上,屬于重復用藥。
同類藥重復應用:增大了服藥劑量,增大了藥物過量的風險,特別是含毒性藥材的中成藥,發生毒副反應的風險大增。
4、勿不合理聯用:
寒藥+熱藥,不合理聯用
1.上感:小兒解表口服液、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柴黃顆粒、抗病毒口服液等+玉屏風顆粒(或黃芪顆粒)。
2.咳嗽: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咳喘寧口服液、安兒寧顆粒、清宣止咳顆粒、肺力咳合劑等+蛇膽陳皮口服液(或橘紅痰咳液)
飲食注意
禁食辛辣、魚腥食物,不能與溫補性中藥同時服用,大便稀、平素體虛的孩子服用本類藥物時需咨詢專科醫師,對于藥物所含成分過敏者則禁用本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