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松弛可通過觀察排便控制力、指診檢查、肛門收縮力測試、影像學評估、盆底肌電圖檢測等方式判斷。
肛門松弛患者常出現排便失禁或控便困難,輕者表現為氣體泄漏,重者出現液體或固體糞便不自主排出。典型場景為咳嗽、打噴嚏時漏便,夜間可能發生無意識排便。長期便秘或腹瀉會加重癥狀,需記錄排便日記評估頻率和嚴重程度。
醫生戴手套涂抹潤滑劑后插入食指,評估肛門靜息壓和收縮壓。正常肛門在靜息狀態下有適度張力,主動收縮時可明顯感受到括約肌箍緊感。松弛肛門表現為靜息壓降低,收縮時肌力減弱,可能觸及直腸前突或括約肌缺損。檢查需在放松狀態下進行,避免因緊張導致假陽性。
患者取側臥位主動收縮肛門,醫生觀察肛門皺襞聚集程度和持續時間。正常收縮應維持5秒以上,可見明顯肛門凹陷。松弛者收縮時間短于3秒,或僅能引發輕微皮膚皺褶。居家可對鏡觀察收縮時肛門上提幅度,或通過中斷排尿測試盆底肌力量。
三維肛管超聲能清晰顯示內外括約肌完整性,測量肛管長度和厚度。高頻探頭可發現括約肌撕裂、萎縮或纖維化等結構性改變。動態超聲還能觀察排便時直腸肛管角度變化,量化評估直腸膨出程度。該檢查無輻射,適合產后女性及術后患者隨訪。
通過肛門電極記錄盆底肌電活動,分析神經肌肉傳導功能。單纖維肌電圖能精確檢測神經源性損傷,區分肌源性或神經源性松弛。球囊逼出試驗可同步評估直腸感覺功能,部分患者雖肌力正常但存在感覺閾值升高,導致排便反射障礙。
日常可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采用仰臥位收縮肛門3秒后放松,每日3組每組15次。飲食增加燕麥、火龍果等膳食纖維,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游泳和瑜伽有助于改善核心肌群協調性,重度松弛需考慮生物反饋治療或括約肌成形術,術后需保持會陰清潔并使用痔瘡墊減少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