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頜骨不對稱可通過正畸治療、正頜手術、注射填充、肌肉訓練、日常姿勢調整等方式矯正。下頜骨不對稱通常由發(fā)育異常、外傷、偏側咀嚼、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腫瘤等因素引起。
1、正畸治療:
輕度下頜骨不對稱可通過牙齒矯正改善咬合關系,常用金屬托槽、陶瓷托槽、隱形矯治器等裝置。正畸治療需持續(xù)1-3年,適合牙列不齊導致的頜面代償性偏斜。
2、正頜手術:
嚴重骨性不對稱需進行下頜骨矢狀劈開術或頦成形術,通過截骨重新定位頜骨。手術需配合術前術后正畸治療,恢復期約3-6個月,可改善咬合功能與面部對稱性。
3、注射填充:
玻尿酸或自體脂肪填充可修飾軟組織不對稱,適用于輕微骨性差異。注射效果維持6-18個月,需定期補充。該方法對咬肌肥大型偏斜有輔助改善作用。
4、肌肉訓練:
單側咀嚼者需進行雙側均衡咀嚼訓練,配合頸部伸展運動。每日進行張口閉口練習、下巴前伸后縮動作,持續(xù)3個月可改善肌肉代償性不對稱。
5、姿勢調整:
避免長期側臥睡姿與托腮習慣,使用記憶枕保持頸椎中立位。辦公時保持顯示器居中,每30分鐘做頸部回旋運動,減少單側肌肉緊張導致的頜位偏移。
日常建議增加鈣質與維生素D攝入促進骨骼健康,選擇蘋果、胡蘿卜等需雙側咀嚼的食物,游泳與瑜伽有助于改善體態(tài)對稱性。出現(xiàn)進行性加重的下頜偏斜或伴隨關節(jié)彈響疼痛時,需及時就診口腔頜面外科排查病理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