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可通過臨床癥狀觀察、實驗室檢測等方式判斷,常見表現包括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肌肉酸痛等癥狀。
1、癥狀鑒別:
病毒性感冒多表現為上呼吸道癥狀,如清水樣鼻涕、打噴嚏、咽部充血,通常不伴高熱體溫<38.5℃。細菌性感染常見膿涕、扁桃體化膿,可能伴隨持續高熱或寒戰。病毒性感冒的全身癥狀如頭痛、乏力往往較細菌感染更顯著。
2、病程特點:
病毒性感冒病程具有自限性,癥狀多在3-5天達峰后逐漸緩解,總病程約7-10天。若癥狀超過兩周未愈或出現反復發熱,需考慮細菌性鼻竇炎、中耳炎等并發癥可能。
3、血常規檢查:
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比例升高提示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時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及C反應蛋白常明顯升高。但嬰幼兒、老年人可能出現不典型表現,需結合臨床綜合判斷。
4、病原學檢測:
咽拭子病毒抗原檢測可明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特定病原體。核酸檢測靈敏度更高,適用于免疫缺陷患者或重癥病例。細菌培養陽性結果可輔助排除病毒感染。
5、流行病史:
病毒性感冒具有聚集發病特點,家庭或集體單位中出現相似癥狀患者時需考慮。冬春季節流感病毒活躍,夏秋季需警惕腸道病毒引起的感冒樣癥狀。
日常可飲用姜茶、蜂蜜水緩解咽部不適,保證每日2000ml溫水攝入。選擇八段錦、散步等溫和運動,避免劇烈活動加重心肺負擔。保持室內濕度50%-60%,定期開窗通風。若出現呼吸急促、持續高熱不退或意識改變,需立即就醫排查病毒性心肌炎、腦炎等嚴重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