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齲換牙后不會自行好轉。乳牙齲壞可能影響恒牙發育,需及時干預治療。
奶瓶齲是嬰幼兒因長期含奶瓶入睡或頻繁飲用含糖飲品導致的齲齒,專業稱為“低齡兒童齲”。乳牙齲壞會破壞牙體結構,可能引發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甚至影響下方恒牙胚的發育。若齲齒嚴重導致乳牙過早脫落,相鄰牙齒可能傾斜移位,造成恒牙萌出空間不足,出現牙列不齊等問題。
奶瓶齲對恒牙的影響:
乳牙齲壞未治療時,細菌可能通過根尖感染恒牙胚,導致恒牙釉質發育不全或形態異常。若乳牙因齲齒過早缺失,頜骨發育可能受限,恒牙萌出后易出現擁擠、錯位等情況。臨床數據顯示,乳牙齲齒患兒恒牙患齲風險較健康兒童高3倍。
干預措施:
發現奶瓶齲應立即就診,醫生會根據齲壞程度選擇氟化物涂布、齲齒充填或乳牙冠修復。對于深齲近髓的乳牙,可能需進行活髓切斷術或根管治療。日常需戒除夜間奶睡習慣,改用清水漱口,定期用兒童含氟牙膏刷牙。建議每3個月進行口腔檢查,必要時做窩溝封閉。
預防奶瓶齲需從喂養方式入手,避免讓嬰幼兒含著奶瓶入睡,每次喂奶后喂少量清水清潔口腔。1歲后逐漸戒除奶瓶,改用杯子飲水。飲食上減少餅干、糖果等黏性高糖食物,增加蘋果、胡蘿卜等需咀嚼的蔬果以刺激唾液分泌。家長可用紗布蘸溫水輕柔擦拭嬰兒牙齦,出牙后選擇軟毛牙刷幫助建立刷牙習慣。若已出現齲齒,需在專業兒童牙科醫生指導下進行系統治療,切勿等待換牙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