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技術并非適合所有人群,七類人群需謹慎選擇:嚴重生殖系統畸形、活動性傳染病、嚴重軀體疾病、遺傳病高風險、心理障礙未控制、卵巢功能衰竭、子宮環境異常。
1、嚴重生殖系統畸形:
先天性無子宮、始基子宮等結構異常患者無法提供胚胎著床環境。這類畸形通常伴隨染色體異常,即使通過代孕解決子宮問題,胚胎質量仍可能受影響。臨床建議先進行基因檢測評估遺傳風險。
2、活動性傳染病:
艾滋病、梅毒等可通過母嬰垂直傳播的疾病需先控制病毒載量。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需在孕前評估肝功能,HIV感染者需達到U=U標準檢測不到=不傳染。傳染病活動期進行試管可能污染實驗室環境并危及子代健康。
3、嚴重軀體疾病:
心功能III-IV級、重度肺動脈高壓等疾病患者妊娠可能誘發心衰。未控制的甲亢易導致流產和早產,腎功能不全者妊娠會加速腎臟損傷。這類患者需多學科會診評估妊娠風險,必要時考慮第三方輔助生殖。
4、遺傳病高風險:
夫婦雙方攜帶相同隱性致病基因時,子代有25%發病風險。如地中海貧血、脊髓性肌萎縮癥等單基因病,建議優先選擇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PGT。部分染色體平衡易位可能導致反復流產,需進行PGT-SR篩查。
5、心理障礙未控制:
重度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患者難以承受促排卵和妊娠過程的身心壓力。促性腺激素可能加重情緒波動,妊娠期停藥風險高。建議精神科評估穩定后再考慮輔助生殖,必要時需法律監護人參與決策。
6、卵巢功能衰竭:
AMH<0.5ng/ml且基礎卵泡<3個的患者獲卵率極低。40歲以上女性卵子非整倍體率超80%,即使獲得胚胎也面臨高流產風險。這類患者可考慮供卵方案,但需充分知曉供卵妊娠的倫理和法律問題。
7、子宮環境異常:
重度宮腔粘連、內膜厚度持續<6mm者胚胎難以著床。子宮肌瘤壓迫宮腔或腺肌癥患者流產率達30%-50%。需先通過宮腔鏡手術改善宮腔形態,內膜問題可嘗試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灌注等干預措施。
對于存在上述情況但仍有生育需求者,建議在三級醫院生殖中心進行系統評估。體重指數超標者需先減重改善代謝,吸煙者應提前3個月戒煙。所有患者需接受遺傳咨詢和心理評估,必要時可考慮胚胎捐贈或領養等替代方案。治療期間保持均衡飲食,適量補充輔酶Q10和維生素D可能改善卵子質量,但具體方案需個體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