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面齲是否需根管治療取決于齲壞深度和牙髓狀態,可通過樹脂充填、玻璃離子修復、根管治療等方式干預。根面齲通常由牙齦退縮、牙根暴露、口腔衛生不良、高糖飲食、唾液減少等因素引起。
牙齦退縮導致牙根表面暴露,牙骨質抗齲能力較弱易發生根面齲。早期淺齲可通過定期涂氟、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齦下刮治等非手術方式控制。建議選用軟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避免橫向用力刷牙加重牙齦損傷。
牙根面菌斑堆積是齲病發展的關鍵因素。采用牙線清理鄰面、使用沖牙器清潔齦溝、含氯己定漱口水輔助殺菌可有效預防。對于已形成的淺齲,可選用玻璃離子水門汀進行充填,其釋放氟離子的特性有助于抑制繼發齲。
頻繁攝入碳酸飲料或高糖食物會加速牙骨質脫礦。控制每日糖分攝入量低于25克,用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餐后咀嚼含磷酸鈣的再礦化凝膠有助于修復早期脫礦。深齲接近牙髓時可能出現冷熱敏感癥狀,需及時干預。
口干癥患者唾液緩沖能力下降會促進根面齲進展。人工唾液替代療法、咀嚼木糖醇產品、夜間使用加濕器能改善口腔環境。當齲壞導致牙髓炎時,可能出現自發痛或夜間痛,此時需通過根管治療清除感染源。
根面齲是否需根管治療取決于牙髓活力測試結果。冷熱測試陽性或電活力測試數值異常提示牙髓不可逆炎癥,需進行根管預備和氫氧化鈣暫封。若X線顯示根尖陰影或瘺管形成,可能需配合根尖切除術或意向再植術。
日常護理需控制酸性食物攝入,每日使用含氟漱口水,每半年接受專業潔牙和齲風險評估。對于牙周病患者建議使用牙間隙刷清潔根分叉區,糖尿病患者需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以降低齲病風險。出現咬合痛或牙齦腫脹時應立即就診,避免感染擴散導致牙齒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