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宮頸癌需通過HPV檢測、TCT檢查、陰道鏡檢查、宮頸活檢、影像學檢查等方式綜合判斷。
1、HPV檢測:
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是宮頸癌主要誘因。采用核酸擴增技術檢測HPV16/18等亞型,陽性結果需結合細胞學檢查進一步評估。該檢測無創且敏感度高,適合作為初篩手段。
2、TCT檢查:
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能發現宮頸脫落細胞異常。通過特殊染色觀察細胞形態變化,對癌前病變檢出率比傳統巴氏涂片提高20%。檢查前48小時需避免性生活及陰道灌洗。
3、陰道鏡檢查:
醋酸染色和碘試驗下放大觀察宮頸血管及上皮變化。可定位可疑病灶并指導活檢,對宮頸轉化區異常增生的診斷準確率達85%。檢查可能引起輕微不適但無需麻醉。
4、宮頸活檢:
組織病理學是確診金標準。通過鉗取或環形電切獲取可疑組織,明確鱗狀上皮內病變分級。多點活檢可提高早期癌變檢出率,術后可能有少量出血需壓迫止血。
5、影像學檢查:
MRI可評估腫瘤浸潤深度及宮旁侵犯,PET-CT用于發現淋巴結轉移。盆腔超聲檢查子宮附件情況,胸部CT排除肺轉移。影像分期直接影響手術方案選擇。
確診過程中需保持外陰清潔,避免劇烈運動。術后恢復期增加蛋白質攝入促進創面愈合,適量補充含鐵食物預防貧血。定期復查HPV及TCT,接種疫苗仍具有預防價值。出現異常陰道流血或排液應及時就診,早期宮頸癌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