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情況下B超檢查難以直接確診腸炎,但對部分腸炎類型有輔助診斷價值。
1、B超檢查的局限性:
常規B超對腸道氣體干擾敏感,難以清晰顯示腸壁細微病變。腸炎早期黏膜充血水腫等變化,通常需要腸鏡等侵入性檢查才能明確。B超更適用于觀察腸管擴張程度、腸壁增厚情況或腹腔積液等間接征象,對克羅恩病等慢性腸炎引起的腸壁纖維化增厚有一定提示作用。
2、可輔助診斷的腸炎類型:
對于細菌性痢疾等感染性腸炎,B超可能觀察到腸系膜淋巴結腫大;缺血性腸炎可顯示腸壁血流灌注異常;兒童腸套疊時可見特征性“靶環征”。超聲造影技術能提升對腸壁血流評估的準確性,但對多數輕型腸炎仍缺乏特異性。
懷疑腸炎時應結合糞便檢測、血液炎癥指標及臨床表現綜合判斷。日常需保持低纖維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補充電解質。急性期建議暫停劇烈運動,慢性患者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活動改善腸道蠕動。若出現持續腹痛、血便或發熱,需及時進行腸鏡檢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