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發炎引起的鼻塞流鼻涕可通過生理鹽水沖洗、局部熱敷、抗炎藥物、抗生素治療、手術切除等方式緩解。該癥狀通常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過敏反應、鼻竇炎蔓延、腺樣體肥大等因素引起。
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或洗鼻壺沖洗鼻腔,每日2-3次。該方法能清除鼻腔分泌物和過敏原,減輕黏膜水腫。配合40℃溫熱蒸汽吸入效果更佳,但需避免用力擤鼻導致中耳炎。
將溫熱毛巾敷于鼻梁及頜面部10分鐘,溫度控制在50℃以下。熱敷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鼻竇區脹痛感。同步進行迎香穴按摩,每次按壓20秒,重復3-5次。
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非甾體抗炎藥可減輕咽喉腫痛。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適用于過敏因素導致的癥狀。用藥期間需監測是否出現嗜睡、口干等不良反應。
青霉素V鉀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克洛等適用于細菌性扁桃體炎。治療周期通常7-10天,需完成全程用藥。化膿性感染需配合使用甲硝唑抗厭氧菌。
年發作超過7次需考慮扁桃體切除術,包括傳統剝離術和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術后需流質飲食2周,避免劇烈咳嗽。腺樣體肥大患者建議同步切除腺樣體。
飲食選擇溫涼的銀耳羹、南瓜粥等流質食物,避免辛辣刺激。保持每日2000ml飲水,室內濕度維持在50%-60%。適度進行八段錦等舒緩運動,睡眠時墊高床頭15°。出現持續高熱、呼吸窘迫需立即耳鼻喉科就診,血常規檢查可明確感染類型。恢復期每周復查咽喉情況,避免演變為慢性扁桃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