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綜合征屬于染色體異常導致的遺傳性疾病,主要與21號染色體三體現象相關。
95%的唐氏綜合征患者由標準型21三體引起,源于生殖細胞減數分裂時染色體不分離。這種非整倍體改變導致胎兒多出一條21號染色體,形成47,XX+21或47,XY+21核型。嵌合型和易位型占比不足5%,前者為受精卵有絲分裂錯誤所致,后者多與父母平衡易位攜帶相關。
孕婦年齡增長顯著增加發病風險,35歲孕婦生育唐氏兒概率為1/350,40歲升至1/100。卵母細胞老化導致減數分裂錯誤率增高是主因。男性精子異常也可能參與發病,但貢獻度低于女性卵子異常。
約3%-4%病例與父母染色體異常相關,特別是羅伯遜易位攜帶者。若母親為14/21平衡易位攜帶者,子代患病風險達10%-15%。家族中曾有唐氏兒生育史者,再發風險較普通人群高3-5倍。
電離輻射、化學致畸劑可能干擾染色體分離。孕期葉酸代謝障礙與發病風險存在弱關聯,但尚未發現明確的環境致病因素。病毒感染、藥物暴露等外因影響仍需更多證據支持。
21號染色體上DSCR1、DYRK1A等基因劑量增加,干擾神經發育和細胞增殖。過量的SOD1基因表達導致氧化應激損傷,APP基因三倍體可能促進早發性阿爾茨海默病病理改變。
孕期可通過血清學篩查、無創DNA檢測進行風險評估,羊水穿刺核型分析是確診金標準。出生后需進行先天性心臟病篩查、甲狀腺功能檢測,早期開展運動訓練、語言康復等干預措施。日常需注意營養均衡,補充維生素D和鋅元素,定期進行視力聽力評估,預防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