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角型青光眼可以預防。通過定期眼科檢查、控制危險因素和及時干預,能有效降低發病風險。
一、高危人群篩查與定期檢查:
40歲以上人群、有青光眼家族史者、遠視眼患者屬于高危人群,建議每年進行1次眼壓測量和前房角鏡檢查。眼科醫生會通過裂隙燈檢查評估前房深度,超聲生物顯微鏡可精確測量房角結構。早期發現房角狹窄或粘連時,激光周邊虹膜切開術能有效預防急性發作。
二、危險因素控制:
避免長時間在暗環境用眼,夜間建議使用柔和小夜燈。控制每日飲水量在2000毫升內,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導致眼壓波動。慎用含麻黃堿的感冒藥、阿托品類解痙藥等可能誘發房角關閉的藥物。保持情緒穩定,急性焦慮可能通過瞳孔散大機制誘發發作。
三、針對性預防措施:
存在前房角狹窄但未發作的患者,可采用激光虹膜成形術擴大房角空間。已發生對側眼急性發作的患者,另一眼需在兩周內完成預防性激光治療。白內障患者合并淺前房時,可考慮提前行白內障摘除術改善房水循環。中醫調理可選用決明子、夏枯草等具有降壓明目功效的藥材。
日常需保持適度有氧運動如太極拳、游泳,每周3次每次30分鐘有助于改善眼部微循環。飲食注意補充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限制咖啡因攝入每日不超過200毫克。出現視物模糊伴虹視、眼脹頭痛等先兆癥狀時,應立即平臥并急診測量眼壓。建立規范的眼健康檔案,保存每次檢查的視神經OCT報告和視野檢查結果,便于醫生縱向對比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