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竇炎可通過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克肟、克拉霉素等藥物治療。額竇炎通常由細菌感染、過敏反應、鼻腔結構異常、免疫力下降、環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療:
細菌性額竇炎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可覆蓋常見呼吸道病原體,頭孢克肟適用于對青霉素過敏者,克拉霉素對非典型病原體有效。用藥需完成全程療程,避免耐藥性產生。
2、抗過敏藥物:
過敏性因素導致的額竇炎可選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組胺藥減輕黏膜水腫。孟魯司特鈉可阻斷白三烯受體,改善鼻腔通氣功能。季節性發作前2周預防性用藥效果更佳。
3、鼻腔沖洗:
生理鹽水鼻腔沖洗能清除分泌物和過敏原。使用40℃溫鹽水配合洗鼻器每日2次,沖洗時頭部前傾45度,避免嗆咳。可添加少量碳酸氫鈉緩解黏膜灼熱感。
4、黏液溶解劑:
桉檸蒎腸溶軟膠囊、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分泌物黏稠度。配合蒸汽吸入尤加利精油+熱水能促進竇口開放,用藥后保持頭低位10分鐘利于引流。
5、手術干預:
經藥物治療3個月無效的慢性額竇炎需考慮鼻內鏡手術。額竇口擴大術解除解剖學阻塞,球囊擴張術創傷較小。術后需定期換藥防止粘連,配合布地奈德鼻噴霧劑抗炎。
急性期需保證每日2000ml溫水攝入,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避免游泳、潛水等氣壓變化活動,睡眠時抬高床頭30度。長期慢性患者可練習鼻腔按摩迎香穴、印堂穴環形按壓,霧霾天外出佩戴鼻用過濾器。癥狀持續超過10天或出現視力改變、劇烈頭痛需及時耳鼻喉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