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發燒以后需要應用解熱鎮痛類藥物,包括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等。如果患者發熱時體溫未超過38度5,需要應用物理降溫的方法來緩解發熱癥狀。感冒的治療首先應明確病原菌感染的種類,如果是病毒感染導致的,需要應用抗病毒藥物,比如奧司他韋、蓮花清瘟等等藥物。如果合并有細菌感染時,還需要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抗生素的選擇建議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結合痰培養結果,選擇合理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感冒是一種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本病起病較急,潛伏期1~3天,主要表現為鼻部癥狀,如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也可表現為咳嗽、咽干、咽癢、咽痛或灼熱感,甚至鼻后滴漏感。2~3天后鼻涕變稠,常伴咽痛、流淚、味覺減退、呼吸不暢、聲嘶等。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不適、輕度畏寒、頭痛。感冒常見檢查包括血常規、病原學檢查、肺部X線片,感冒主要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病原學檢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