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創傷可通過調整咀嚼習慣、矯正牙齒排列、使用咬合墊、修復缺損牙齒、控制磨牙等方式預防。咬合創傷通常由牙齒排列不齊、長期單側咀嚼、牙齒缺損、夜間磨牙、不良修復體等因素引起。
1、調整咀嚼習慣:長期單側咀嚼會導致咬合力分布不均,建議雙側交替咀嚼食物,避免用門牙啃咬硬物。進食時細嚼慢咽可降低瞬時咬合壓力,堅果類食物建議使用工具破殼。
2、矯正牙齒排列:牙列擁擠或錯位可能造成個別牙齒早接觸,正畸治療能改善咬合關系。隱形矯治器或傳統托槽均可選擇,矯正期間需定期復診調整弓絲力度。
3、使用咬合墊:夜磨牙患者佩戴軟質咬合墊可緩沖頜面壓力,定制式墊片需經牙科取模制作。日間活動義齒佩戴者應選擇具有緩沖設計的基托材料。
4、修復缺損牙齒:缺失牙導致鄰牙傾斜時需及時種植修復,全瓷冠修復體更符合天然牙咬合面形態。大面積缺損的磨牙建議采用高嵌體修復而非簡單充填。
5、控制磨牙行為:精神緊張引發的磨牙癥可通過心理咨詢緩解,睡前熱水泡腳有助于放松咀嚼肌。頑固性磨牙可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暫時抑制肌肉過度收縮。
預防咬合創傷需保持均衡飲食,適當攝入富含鈣質的乳制品和綠葉蔬菜有助于維持牙槽骨密度。咀嚼肌功能訓練如吹氣球練習能增強肌肉協調性,避免突然的暴力咬合動作。定期口腔檢查可早期發現咬合異常,建議每半年進行專業咬合紙測試和顳下頜關節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