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黏膜內脫垂可能表現為肛門墜脹感、排便不盡感、黏液便、排便困難、肛門疼痛等癥狀。
直腸黏膜內脫垂患者常感到肛門區域持續下墜不適,尤其在久站或久坐后加重。這種墜脹感源于脫垂黏膜對肛管神經的機械性刺激,可能伴隨會陰部酸脹。癥狀輕者可通過提肛運動緩解,每日3組每組15次。
典型表現為排便后仍有糞便未排盡的感覺,約60%患者出現該癥狀。脫垂黏膜阻礙肛管閉合,導致直腸內容物殘留。部分患者需用手指輔助排便,長期可能引發肛周濕疹。
脫垂黏膜因摩擦刺激分泌大量黏液,可見內褲沾染或便后手紙帶黏液。嚴重者每日黏液分泌量超50ml,可能混合血絲。保持肛周清潔干燥可減少皮膚刺激。
脫垂黏膜在排便時阻塞肛管,形成"活瓣效應",患者需用力屏氣才能排便。長期用力可能導致痔瘡加重,建議增加膳食纖維至每日30g,飲用2000ml溫水。
黏膜脫出后受衣褲摩擦產生灼痛,部分患者出現肛管撕裂樣痛。疼痛多發生在排便后2小時內,保持側臥位休息可減輕癥狀。反復脫垂可能繼發肛裂。
建議增加西梅、火龍果等潤腸食物,避免久坐久蹲,每日進行凱格爾運動鍛煉盆底肌。當出現持續出血、劇烈疼痛或脫垂無法回納時需及時就醫,必要時考慮硬化劑注射或黏膜切除術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