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厭食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增加進食頻率、選擇高營養密度食物、補充口服營養劑、營造良好就餐環境等方式改善營養攝入。老年人厭食通常由消化功能減退、味覺嗅覺退化、慢性疾病、藥物副作用、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將主食替換為易消化的軟質食物如山藥粥、南瓜泥,蛋白質選擇清蒸魚、蛋羹等低脂高蛋白食材。增加豆腐、豆漿等植物蛋白來源,搭配切碎的菠菜、胡蘿卜補充維生素。避免油膩、辛辣等刺激食物加重消化負擔。
采用少量多餐模式,每日5-6次進食,每次攝入量控制在100-150克。上午10點及下午3點可添加堅果酸奶、香蕉奶昔等加餐。睡前2小時飲用溫熱的牛奶或藕粉,既避免空腹又促進睡眠質量。
優先選擇牛油果、三文魚、奶酪等熱量高的健康食材,將核桃粉、芝麻醬拌入米糊中提升能量。用橄欖油烹調蔬菜,制作肉末蒸蛋時加入蝦仁碎,通過食物組合提高單位體積的營養含量。
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全營養配方粉如安素、能全素、瑞代等,每日1-2次沖調飲用。針對缺鐵性貧血可添加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液,骨質疏松者搭配維生素D3鈣劑。注意記錄體重變化調整補充方案。
使用明艷餐具增強視覺刺激,播放舒緩音樂緩解焦慮情緒。家人共同進餐創造社交氛圍,鼓勵自主進食保持手部功能。餐前適度活動如散步10分鐘可增進食欲,避免餐后立即平臥。
建議每周進行3次太極拳或八段錦等溫和運動促進胃腸蠕動,餐后1小時飲用山楂陳皮茶助消化。定期監測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營養指標,合并糖尿病者需控制水果攝入量,認知障礙患者可采用色彩鮮明的分格餐盤輔助進食。長期營養攝入不足需及時就醫評估管飼營養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