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缺氧可通過胎動異常、胎心率變化及醫學監測綜合判斷。
一、胎動監測:
胎動是判斷胎兒狀態的重要指標。健康胎兒每小時胎動通常為3-5次,12小時內累計不少于30次。若胎動突然減少50%以上,或出現劇烈躁動后驟停,可能提示缺氧。建議每日固定時間記錄胎動,如早中晚各1小時,采用左側臥位計數更準確。妊娠28周后需加強監測,異常時需及時就醫。
二、胎心率特征:
正常胎心率為110-160次/分,缺氧時可能出現基線變異減少、晚期減速或心動過緩。家用胎心儀可初步篩查,但無法識別細微異常。電子胎心監護能更精準評估,通過無應激試驗NST觀察胎動時心率加速情況,若20分鐘內無加速反應需進一步檢查。
三、醫學診斷方法:
超聲多普勒可檢測臍動脈血流阻力指數,若出現舒張期血流缺失或倒置,提示胎盤功能不足。生物物理評分結合胎動、肌張力、呼吸運動等五項指標,8分以上為正常,4分以下需緊急處理。嚴重缺氧時羊水可能被胎糞污染呈黃綠色,可通過羊膜鏡檢查確認。
孕婦應保持均衡飲食,適量補充鐵劑預防貧血,避免長時間仰臥。適度運動如孕婦瑜伽可改善胎盤供氧,但需避免劇烈活動。居住環境需保持通風,遠離吸煙場所。定期產檢至關重要,尤其妊娠晚期每周至少監測一次胎心。出現頭暈、氣短等缺氧癥狀時,建議立即吸氧并就醫。心理上需避免過度焦慮,學習拉瑪澤呼吸法有助于緩解緊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