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不建議自行服用安定類藥物。這類藥物屬于處方鎮靜劑,需嚴格遵循醫囑使用,擅自服用可能導致注意力下降、反應遲鈍等副作用,反而影響考試發揮。
1、安定類藥物的潛在風險:
安定地西泮等苯二氮?類藥物具有鎮靜、抗焦慮作用,但常見副作用包括嗜睡、頭暈、肌肉無力。考試期間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藥物可能干擾認知功能和手部精細動作,影響答題速度和書寫質量。部分人還會出現記憶力暫時性減退,對需要回憶的知識點尤為不利。
2、考試焦慮的科學應對:
考前緊張屬于正常生理反應,輕度焦慮反而能提升專注度。可通過深呼吸訓練緩解癥狀:用4秒吸氣、屏息4秒、6秒緩慢呼氣,循環5次能激活副交感神經。考前一周保持每天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跳繩,能促進內啡肽分泌。飲食上增加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有助于血清素合成。
若焦慮癥狀嚴重影響睡眠和日常生活,建議盡早就醫評估。心理科醫生可能根據情況開展認知行為治療,或短期開具副作用更小的抗焦慮藥物如坦度螺酮。考前保持規律作息,每晚保證7小時睡眠,復習間隙可進行10分鐘正念冥想。避免飲用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品,晚餐選擇易消化的雜糧粥和清蒸魚肉,考當天準備薄荷糖或風油精幫助提神醒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