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感染新冠病毒與成人有何不同?兒童用藥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孩子感染后家長應該注意些什么?12月12日,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主任委員、云南中醫藥大學原校長熊磊就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兒童和成人感染后癥狀有明顯差異
“兒童和成人的生理特點與病理特點不一樣,在感染奧密克戎毒株后表現也不一樣。從臨床來看,兒童和成人感染后癥狀與病程有明顯差異,整體來說,發病快,少有肺炎。”熊磊表示,兒童感染后幾乎沒有潛伏期,感染即發病。成人感染3天內發病,兒童多在1天內發病。兒童感染初期癥狀以發熱為主,熱型不定,但多數兒童有高熱表現。兒童感染后尤其嬰幼兒可能會因為體溫迅速上升導致驚厥發生。
同時,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毒主要侵襲上呼吸道。兒童熱退伴有消化道癥狀。成人感染后癥狀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兒童除了呼吸道癥狀還可能伴有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
可因地制宜選用滇產中成藥
“新冠病毒屬于中醫‘疫病’范疇,根據病情、結合云南地處高原與春燥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質等情況,兒童感染后可根據不同癥狀合理選用滇產中成藥。”熊磊介紹,如出現發熱、乏力、干咳伴惡寒、胃腸不適、腹瀉等癥狀,可選擇藿香正氣顆粒(或水、口服液、膠囊)或保濟丸、靈丹草顆粒、板藍清熱顆粒、清肺化痰丸、清肺抑火片、銀翹解毒片、風寒風熱感冒顆粒、止咳丸等。
如出現發熱、身熱不退或往來寒熱,咳嗽痰少或有黃痰,咽痛,眼睛紅赤,腹脹便秘,胸悶氣促、咳嗽喘憋、動則氣喘,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燥等癥狀,可選擇桑菊銀翹散、小柴胡顆粒、消炎退熱顆粒、抗感顆粒、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等,建議同時服用藿香正氣顆粒(或水、口服液、膠囊)。
如出現發熱、熱勢較高或身熱不揚,咽痛、咳嗽或有黃稠痰、流黃稠涕,肢體酸痛,納差、腹脹、大便干結或大便粘滯不爽,舌紅、苔黃或黃膩等癥狀,可選擇清肺化痰丸、清肺抑火片、蒲地藍消炎片、清開靈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建議同時服用保濟丸。
如出現惡寒較重、發熱或無熱,干咳,倦怠乏力,咽痛不重,胸悶,脘腹脹悶,或嘔惡,肢體沉重乏力,納差、大便稀溏,舌淡或淡紅、苔厚膩白潤等癥狀,可選擇藿香正氣顆粒(或水、口服液、膠囊)、止咳丸、通宣理肺片、五積丸、午時茶顆粒、荊防顆粒、九味羌活丸等。
在預防方面,可通過中藥茶飲、推拿艾灸保健、耳穴貼、芳香蒼艾系列(精油貼、薄荷膏等)、食療粥等方法,達到預防保健的目的。
“近期在網上看到很多人都在囤藥,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熊磊表示,無癥狀者不建議服藥,但要多喝熱水。
兒童服用中成藥不超過三種
“根據兒童生理和病理特點,對于兒童用藥一定要辨證選用,用藥不要超過3種,同類藥物不宜疊加使用。此外,若同時用中藥和西藥的話,一定注意間隔時間一個小時以上。”熊磊特別提醒,兒童可能無法完整準確地表達自身感受,因此給兒童服藥時,家長千萬不要盲目憑經驗給藥,兒童用藥劑量一定要按照說明書使用,最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服藥后要密切觀察,以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如果是無癥狀或癥狀較輕的話,可以運用食療的方法。”熊磊說,比如紅糖姜湯,如果鼻塞明顯可以用姜和蔥煮水喝,也可用薄荷、魚腥草(折耳根)等煮水喝。
“兒童感染后如果精神狀態良好,可做對癥處理、觀察病情即可。”熊磊說,如果連續發熱超過3天、持續高熱、頻繁咳嗽或嘔吐,甚至出現頻繁腹瀉、膿血便、尿量減少、呼吸增快、呼吸困難等情況,家長應帶孩子及時就醫。在醫院期間,家長應做好自身和孩子的健康防護,戴好口罩,做好手衛生,回家后立即脫掉外套、鞋帽并認真洗手。
家里有人“陽”了,兒童怎么辦?熊磊表示,有條件的話最好把兒童轉移到其他住所,如果只能住在家里,建議準備單獨通風的房間,房間外要放置桌凳,主要是作為非接觸式傳遞物品的需要,盡量減少接觸,保護好孩子。如果必須要接觸,建議居家戴口罩且保持距離。進行居家隔離時,家里要保持好通風,進行適當的消毒。
別慌!小朋友可能比您想的要強!
小朋友發燒后,耐熱性比成人要高,家長不必過于擔心。對癥下藥、按需給藥、密切觀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