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授精后著床通常發生在術后6-10天,具體時間受胚胎質量、子宮內膜容受性、激素水平等因素影響。
受精卵在輸卵管中形成后,需經歷3-4天分裂形成桑椹胚,隨后進入宮腔繼續發育為囊胚。優質胚胎著床時間相對穩定,發育遲緩的胚胎可能延遲1-2天完成著床。
子宮內膜厚度達8-12mm時最適宜著床,過薄或過厚均會影響胚胎粘附。人工周期中使用的雌激素可促進內膜增生,孕酮則誘導內膜向分泌期轉化,為著床創造微環境。
黃體功能不足會導致孕酮分泌異常,影響胚胎與內膜同步化。臨床常通過檢測血清孕酮水平調整黃體支持方案,地屈孕酮、黃體酮膠囊等藥物可維持子宮內膜穩定性。
母體NK細胞活性異常或封閉抗體缺乏可能引發排斥反應。反復著床失敗患者需篩查抗磷脂抗體、凝血功能等指標,必要時采用免疫球蛋白或肝素進行干預。
年齡大于35歲者卵巢儲備功能下降,胚胎染色體異常率升高。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可能存在胰島素抵抗,影響子宮內膜血流灌注,這些因素均可能導致著床時間偏移。
術后建議保持適度活動避免長期臥床,每日攝入60g優質蛋白質如魚肉、雞蛋,補充葉酸400μg及維生素E。著床期可能出現輕微腹部墜脹或點滴出血,避免劇烈運動及性生活。若術后14天未檢測到HCG升高,需及時復診調整后續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