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甲亢可能由妊娠期hCG水平升高、甲狀腺激素需求增加、既往甲狀腺疾病史、自身免疫異常、碘攝入過量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定期監(jiān)測、藥物調(diào)整、飲食控制、心理疏導、專科隨訪等方式干預。
妊娠早期胎盤分泌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與促甲狀腺激素TSH結構相似,可能過度刺激甲狀腺激素分泌。這種情況多呈一過性,孕12周后隨hCG水平下降逐漸緩解,通常無需特殊治療,但需每月復查甲狀腺功能。
胎兒生長發(fā)育需要母體提供更多甲狀腺激素,可能導致代償性甲狀腺腫大。建議每日增加150微克碘攝入,優(yōu)先選擇海帶、紫菜等天然富碘食物,避免同時大量食用卷心菜、木薯等抑制碘吸收的食物。
孕前已患格雷夫斯病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者,妊娠期抗體水平波動易誘發(fā)甲亢復發(fā)。這類患者孕前應控制TSH在2.5mIU/L以下,孕期需監(jiān)測TRAb抗體滴度,警惕新生兒甲亢風險。
妊娠期免疫耐受改變可能激活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導致甲狀腺細胞破壞性炎癥。該類型可能伴隨心悸、手抖癥狀,需與妊娠劇吐鑒別。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可短期緩解癥狀,禁用放射性碘治療。
過量服用含碘維生素或造影劑可能導致碘誘發(fā)性甲亢。典型表現(xiàn)為孕中期突發(fā)甲狀腺毒癥,需立即停用碘制劑,必要時使用丙硫氧嘧啶PTU治療,該藥物胎盤透過率低于甲巰咪唑MMI。
孕期甲亢患者應保持每日熱量攝入增加300-500大卡,蛋白質(zhì)需求增至71克/天,避免劇烈運動但需堅持每日30分鐘散步。建議使用孕婦專用甲狀腺功能記錄本,每周測量靜息心率并記錄體重變化,出現(xiàn)胎動異常或收縮壓>140mmHg時需急診處理。哺乳期抗甲狀腺藥物選擇需考慮乳汁分泌量,MMI在乳汁中濃度僅為PTU的1/10,更適宜產(chǎn)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