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急尿痛可通過多飲水、局部熱敷、調整飲食、藥物治療、行為訓練等方式緩解。尿急尿痛通常由尿路感染、膀胱過度活動癥、泌尿系統結石、前列腺炎、尿道炎等原因引起。
1、多飲水:每日飲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增加排尿頻率有助于沖刷尿道細菌。避免飲用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飲品,選擇溫開水或淡竹葉茶等溫和飲品。排尿后注意從前向后擦拭,減少尿道口污染風險。
2、局部熱敷:下腹部膀胱區熱敷可緩解平滑肌痙攣,溫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鐘。熱敷時采取平臥位,配合腹式呼吸放松盆底肌群。避免使用過熱物品導致皮膚燙傷。
3、調整飲食:增加蔓越莓、藍莓等富含原花青素的水果,抑制大腸桿菌黏附。減少辣椒、芥末等辛辣調味品攝入,限制高糖食物預防細菌繁殖。適量補充維生素C增強黏膜抵抗力。
4、藥物治療:細菌感染可選用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磷霉素等抗生素。膀胱過度活動癥建議使用索利那新、米拉貝隆等M受體阻滯劑。結石引起的疼痛可臨時服用雙氯芬酸鈉緩解。
5、行為訓練:定時排尿訓練每2小時一次,逐漸延長間隔時間。凱格爾運動每日3組,每組收縮盆底肌8-12秒。排尿日記記錄每日飲水量、排尿次數及尿急程度,幫助醫生評估療效。
尿急尿痛期間應穿著純棉透氣內褲,避免長時間騎自行車或久坐壓迫會陰部。每日進行30分鐘快走或游泳等有氧運動,促進盆腔血液循環。癥狀持續超過48小時或出現發熱、血尿時需及時泌尿外科就診,必要時進行尿培養、膀胱鏡或超聲檢查。保持規律作息與情緒穩定,減少焦慮對排尿功能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