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發作期間不建議食用海鮮。海鮮屬于高蛋白食物,可能誘發或加重過敏反應,導致皮膚瘙癢、紅腫等癥狀反復。
蕁麻疹本質是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引起的局限性水腫反應,常見誘因包括食物過敏、藥物刺激、感染等。海鮮中的異種蛋白可能作為過敏原激活肥大細胞釋放組胺,進而引發風團和瘙癢。急性發作期需嚴格規避已知過敏食物,海鮮、堅果、蛋類等高致敏性食物均應限制攝入。
穩定期患者可嘗試少量進食新鮮海鮮,觀察是否出現皮膚反應。選擇清蒸等低溫烹飪方式能減少蛋白質變性帶來的致敏風險。若既往有明確海鮮過敏史,則需長期避免食用帶魚、蝦蟹等甲殼類海產品。日常飲食建議記錄食物日志,幫助識別潛在過敏原。
除飲食管理外,蕁麻疹患者需注意穿著寬松棉質衣物,避免搔抓和熱水燙洗。環境溫度驟變、情緒緊張可能誘發癥狀,外出時可攜帶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物應急。慢性蕁麻疹患者建議定期檢測過敏原,結合運動鍛煉增強免疫功能,游泳、瑜伽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減輕應激反應。皮膚持續紅腫或伴有呼吸困難時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