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卒中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主要治療方法有臥床休息、抗凝治療、止血藥物、子宮動脈栓塞術、子宮切除術。
1、臥床休息:
急性期需絕對臥床以減少出血風險,建議采取側臥位避免壓迫子宮。同時需密切監測血壓、心率及陰道出血量,保持外陰清潔預防感染。該措施適用于輕癥患者或作為術前過渡治療。
2、抗凝治療:
對于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需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藥物改善微循環。用藥期間需定期檢測凝血酶原時間,警惕異常子宮出血加重。該治療常與止血藥物聯合應用。
3、止血藥物:
氨甲環酸可抑制纖溶酶原激活,酚磺乙胺能增強血小板功能,二者均可靜脈給藥控制急性出血。嚴重出血時可聯用縮宮素促進子宮收縮,但需警惕高血壓患者用藥風險。
4、子宮動脈栓塞術:
介入放射科醫生經股動脈穿刺栓塞出血血管,止血成功率可達90%以上。該微創手術可保留生育功能,術后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可能出現下腹疼痛等短期并發癥。
5、子宮切除術:
適用于保守治療無效、生命體征不穩或無生育需求者。根據病情選擇全子宮切除或次全切除,術中需注意輸尿管保護。術后需長期激素替代治療預防更年期綜合征。
康復期需加強鐵劑和維生素補充糾正貧血,每日攝入紅肉、動物肝臟等富鐵食物配合維生素C促進吸收。三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定期復查血常規及超聲。心理疏導有助于緩解患者對生育功能喪失的焦慮,建議參與正念減壓訓練。出現發熱、異常分泌物等感染征象需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