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義齒的基牙可通過定期口腔檢查、控制基牙負荷、保持口腔衛生、及時治療齲齒、修復體調整等方式預防損壞。基牙損壞通常由齲齒、牙周病、咬合力過大、修復體設計不當、基牙自身條件差等原因引起。
1、定期檢查:基牙長期處于修復體包裹中,齲齒進展隱匿。每半年進行專業口腔檢查,采用探診結合X線片評估基牙健康狀況,發現早期齲壞及時干預。日常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線清潔修復體邊緣。
2、控制負荷:多單位固定橋可能造成基牙咬合負擔過重。避免咀嚼硬物,單側修復體需平衡咬合關系。活動義齒佩戴者需定期調整卡環壓力,分散咬合力可降低基牙折裂風險。
3、口腔衛生:修復體邊緣易堆積菌斑,誘發齦緣炎。采用沖牙器清除食物嵌塞,使用間隙刷清潔橋體底部。控制血糖可減緩糖尿病患者基牙牙槽骨吸收速度。
4、治療齲齒:基牙繼發齲可能導致修復體松動。發現冷熱敏感需及時就診,淺齲采用滲透樹脂修復,深齲需拆除修復體后行根管治療。夜磨牙患者需佩戴咬合墊保護基牙。
5、修復調整:修復體邊緣不密合會加速基牙損壞。冠邊緣應位于齦下0.5-1mm,出現牙齦腫脹需調整修復體形態。氧化鋯全冠比金屬烤瓷冠更有利于基牙牙齦健康維護。
基牙維護需結合飲食管理與功能鍛煉,適量攝入乳制品增強牙體硬度,咀嚼粗纖維食物促進牙周血液循環,修復后前三個月每月復查咬合情況,長期缺牙患者需進行咬合重建訓練以保護剩余基牙。出現基牙自發痛或修復體松動應立即就診,避免因延誤治療導致拔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