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腹瀉后飲食需遵循清淡易消化原則,優先選擇低纖維、低脂食物,避免刺激性飲食。主要注意事項包括補充電解質、選擇低渣食物、少量多餐、避免高糖飲食、暫停乳制品攝入。
1、補充電解質:
腹瀉易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建議飲用口服補液鹽或自制糖鹽水500ml溫水+1.75g食鹽+10g白糖。淡米湯、蘋果汁含鉀豐富,可輔助預防低鉀血癥。每次腹瀉后補充100-200ml液體,分次緩慢飲用。
2、低渣食物為主:
急性期選擇白粥、軟爛面條等精細碳水化合物,減少腸道蠕動。恢復期逐步添加蒸蘋果、胡蘿卜泥等可溶性膳食纖維。避免粗糧、芹菜等高纖維食物刺激腸黏膜。
3、少量多餐:
將每日飲食分為6-8餐,單次進食量控制在平時1/3。采用蒸煮燉等低溫烹飪方式,如蛋羹、魚肉末等易吸收蛋白質。餐間可含服少量蘇打餅干中和胃酸。
4、規避高糖飲食:
暫時禁用蜂蜜、甜飲料等含糖量高食物,防止滲透性腹瀉加重。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如燕麥片、全麥面包,血糖穩定有助于腸道修復。
5、暫停乳制品:
腹瀉后可能出現繼發性乳糖不耐受,應停用牛奶、奶酪等乳制品2-4周。可改用無乳糖配方奶或豆漿替代,待大便成形后逐步恢復酸奶等發酵乳制品。
孕婦腹瀉期間需每日監測胎動,若出現水樣便超過3次/天、持續48小時未緩解或伴隨發熱、腹痛、陰道流血等癥狀應立即就醫。恢復期可循序漸進增加食物種類,優先補充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胸肉等,配合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保持餐具高溫消毒,避免生冷食物攝入。適當臥床休息減少腸蠕動,注意會陰部清潔以防泌尿系統感染。癥狀完全緩解后仍需觀察3-5天再恢復正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