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奶粉有可能導致腹瀉。這種情況多見于乳糖不耐受或對奶粉中某些成分過敏的人群。
乳糖不耐受是成人喝奶粉后腹瀉的常見原因。人體小腸分泌的乳糖酶不足時,無法充分分解奶粉中的乳糖,未消化的乳糖進入大腸后被細菌發酵,產生氣體和酸性物質,刺激腸蠕動加快,出現腹脹、腸鳴、腹瀉等癥狀。嬰幼兒腸道發育不完善時也可能出現暫時性乳糖酶缺乏。
奶粉過敏反應也會引發腹瀉。部分人對牛奶蛋白中的β-乳球蛋白或α-酪蛋白過敏,免疫系統將其識別為有害物質并產生抗體,引發腸道黏膜炎癥反應,表現為腹瀉、嘔吐、皮疹等過敏癥狀。這種情況多見于免疫系統發育尚未成熟的嬰幼兒。
選擇低乳糖或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可降低腹瀉風險。沖泡時注意水溫控制在40-50℃,避免高溫破壞營養成分。儲存時應密封防潮,開罐后一個月內用完。日常可搭配米湯、蘋果泥等溫和食物,避免同時進食高纖維或刺激性食物。若腹瀉持續超過48小時或伴有發熱、血便等癥狀,需及時就醫排查感染性腸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