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測定體重需注意空腹狀態(tài)、固定時間、衣著一致、設備校準及姿勢規(guī)范。
進食后食物重量直接影響數(shù)據(jù)準確性,建議晨起排便后、早餐前測量。胃內容物可增加0.5-2公斤誤差,飲水200毫升約增重0.2公斤。測量前12小時避免高鹽飲食以防水分潴留。
人體每日體重存在1-3公斤生理波動,下午較早晨平均增重1.5%。選擇固定時段如晨起7-8點測量,連續(xù)監(jiān)測時誤差可控制在±0.3公斤內。經(jīng)期女性需避開排卵期及經(jīng)前3天。
冬季衣物可增重2-5公斤,建議穿輕薄內衣測量。鞋子需脫除,眼鏡、手機等隨身物品應取下。運動后需擦干汗液,潮濕衣物可增加0.3-0.8公斤水分重量。
電子秤每月需用5/10/20公斤標準砝碼校驗,機械秤每季度調整零點。硬質平整地面比地毯測量值更準,軟質地面可能導致5%誤差。雙腳均勻站立在傳感器中心區(qū)域。
身體直立目視前方,雙臂自然下垂不扶靠物體。雙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重心均勻分布。測量時保持靜止呼吸,避免刻意收腹或踮腳等動作。
規(guī)律監(jiān)測體重建議配合體脂率、腰圍等指標綜合評估,每周固定時間測量2-3次并記錄趨勢。日常可進行游泳、快走等有氧運動,飲食注意控制精制碳水攝入,優(yōu)先選擇高蛋白食物如雞胸肉、希臘酸奶,避免夜間過量飲水造成水腫干擾測量結果。